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会昌宫词 明 · 石珝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羽节貂裘谒内庭,太和公主发初星。
御前细说和番事,六院都来堕泪听。
进西北边图经状京西京北图经四卷)821年4月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今月二日京西京北图一面。
山川险易。
细大无遗。
犹虑幅尺高低。
阅览有烦于睿鉴。
屋壁施设。
俯仰颇劳于圣躬。
寻于古今图籍之中。
纂撰京西京北图经。
共成四卷。
所冀衽席之上。
欹枕而郡邑可观。
游幸之时。
倚马而山川尽在。
太和公主下嫁。
伏恐圣虑念其道远。
臣今具录天德城以北。
至回鹘衙帐已来。
食宿井泉
附于图经之内。
并别写一本。
与图经序谨同封进。
其图四卷。
随状进呈。
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823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四
公讳倰。字德长
以孝公为从祖父。则其官族可知也。
沔弟涛。官至大理少卿
涛生仪甫。官至大理丞
刑部侍郎。公即刑部之第某子。
母曰范阳卢氏。赠本部太君
公再娶。前夫人荥阳郑之尚女。
后夫人范阳卢国倚女。封范阳郡君
七女三男。三女既嫁。
郑出也。两男三女出于卢。
千牛。乃明经。
挽郎。公以长庆三年二月四日薨于洛阳时邕里。
寿至七十一年。官至户部尚书
赠太子少保。阶至正议大夫
勋至上柱国。爵至安平县开国男
紫服金鱼之赐其尚矣。葬以其年十一月之某日于某地。
公始以太庙郎再任为东阳主簿刺史李衡
一见自得。湖南
宾置之府。罢授宣州录事参军
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
税输之户。天地相远。
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
人被鞭迫。而又屠牛铸钱。
贼杀吏卒。莫敢禁止者。
公始至。怗怗然无约束。
适有屠牛铸钱之徒败觉者。尽窟穴诛之。
偫盗皆散走。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
悉以米盐醯酱之具寘于担。从十数辈。
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十馀人与之坐。
遍谓里中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
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
不言。罪且死。
不实。罪亦死。
既言之。皆笔于书。
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
又一里亦如之。不数十日。
尽得诸里所传书。因为户输之籍。
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
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
是岁前逋负尽入焉。宣使骇异之。
当去复留者凡七载。歙州刺史
府中宾皆愿去。宣帅不遣去。
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累迁京兆府司录。拜侍御史
膳部员外郎转运判官
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
授公检校膳部郎中襄州湖鄂之税皆涖焉。
且主转运留务江陵。公乃取一大吏。
劾其赃。其馀眇小不法者牒按之。
所涖皆震竦。岁馀计奏。
宪宗皇帝深嘉之。面命金紫。
检校职方郎中。移治留务扬子
仍兼淮浙宣建等两税使。寻拜苏州刺史
湖南团练观察处置使御史中丞潭州刺史。破坏豪黠。
除去冗费。岁中。
廪藏羡溢宪宗驿召至京城
擢拜户部侍郎判度支。不累月。
会上新即位。顿掌内外。
修奉景陵。一日下诏移五镇。
幽州镇州赐钱皆亿万。郊天地。
上徽名。太和公主嫁可汗。
吐蕃请降使。使者往返凡数辈。
幽州将帅镇州将帅
食饟半天下兵。自七月十二月
一出于有司。则其供办之能可知也。
陛下特加工部尚书以偿之。会凤翔阙节度
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
得之矣。明日出白麻书。
以公为检校礼部尚书凤翔府御史大夫充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使。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
薪炭刍之数。京师藉赖焉。
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
公则求者无所与。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
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
以崔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
士众不愿久为帅。陛下一旦问宰相
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
卒不能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
乃以公为检校礼部尚书河南尹。是后岐下诸将。
比比有来者。予谓曰。
公于里闾间。吾不复问矣。
军怨乎。吏怨乎。
何为谤。皆曰举其一二可知也。
凡军之怨。怨不均也。
先是岐之军。食于府者同一斛。
食于省者盈一一焉。公乃岁以六十四万斛就其盈。
由是言之。怨乎哉。
吏之怨。怨不厚也。
先是郑少师得请于上。吏之俸有加焉。
然而后郑者辄以所加之俸管于库。其府吏以下未尝获一钱。
公乃悉出所馀。命纠掾以下均取之。
令曰。自是加俸贮于尅府。
赏信易取也。人人皆便之。
言讫叹愤。多出涕。
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
卒吏无敢过其门。识事者皆云。
五十年无是尹都者。是岁七月抗疏云。
臣七十当致仕。词意不可遏。
朝廷嘉之。拜户部尚书以遂之。
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
而能自引去者。明年春
暴疾薨于家。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公之气性刚方。理家理身。
廉俭峻直。颇有文章。
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
内外死丧婚嫁之不能自持者。莫不已任之。
尝以户部侍郎为其兄乞换一五品致仕官。天子怜其意。
特以太子谕德与其兄。至于亲戚僚友。
间无所阙。由是议论不能饶借所无者。
而所无者亦以是畏避之。为理尚严明。
勤于举察。胥吏辈始皆难于公。
然而终卒无大过。词色朗厉。
若不可支梧。然而下于已者。
能以理千之。无不即时换已见。
此其所多也。铭曰。
詟怯声佞。直持劲正根乎性。
抑厄病横。耇寿景盛由乎命。
我用其劲。齿与位并。
铭于子孙。用我为镜。
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841年12月14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自古哲王。
抚宁荒服。忠于国者。
则有继绝之恩。顺于道者
则有固存之义。所以厚其向化。
优以报功。回鹘累代姻亲。
久修臣礼。服我声教。
保兹信诚。昔以国难。
识其忠良。严霜见其贞松。
疾风知其劲草。永言勋力。
岂忘予怀。如闻为黠戛斯所攻。
兵折众叛。畜产大耗。
国人荐饥。流离转徙。
远踰沙漠。近因太和公主遣使入朝。
已知新立可汗。寓居塞下。
告穷请命。未有所归。
每念艰危。载深悯恻。
今欲救恤穷困。抚慰疮痍。
使四方知朕不忘旧勋。保其大顺。
匈奴乖乱。呼韩款塞。
汉宣帝转粟赈救。权时施宜。
故得三代称藩。北边罢警。
前代令典。可不务乎。
宜令左金吾卫大将军御史大夫王会持节安抚大使宗正少卿御史中丞李师偃充副使
专往慰问。仍赈米粟二万石。
俾其安辑离散。渐就漠南。
再复旧疆。永言恩好。
宣示中外。宜体朕怀。
讨回鹘制843年1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夫天之所废。
难施继绝之恩。人之所弃。
当用侮亡之道。朕每思前训。
岂忘格言。回鹘比者自恃兵强。
久为桀鷔。凌虐诸部。
结怨近邻。黠戛斯潜师彗扫
穹庐瓦解。种族尽膏于原野。
区落遂至于荆榛。今可汗亡逃失国。
窃号自立。远逾沙漠。
寄命边陲。朕深念衰残。
寻加赈恤。每陈章表。
多诈谀之词。接我使臣
如全盛之日。无伤禽哀鸣之意。
有困兽犹斗之心。去岁潜入朔川。
大掠牛马。今春掩袭振武
逼近城池。可汗皆自率劲兵。
首为寇盗。不耻破败。
莫顾姻亲。河东节度使刘沔
料敌伐谋。乘机制胜。
发胡貊之骑。以为前锋。
搴翎侯之旗。弋彼在穴。
短兵鏖于帐下。元恶轶于彀中。
况乘匪六骡。众才一旅。
储粮已竭。计日可擒。
太和公主居处不同。情义久绝。
怀土多畏。亟闻黄鹄之歌。
失位自伤。宁免绿衣之叹。
念其羁苦。常轸朕心。
今者脱于豺狼。再见宫阙。
上以摅宗庙之宿愤。次以慰太皇太后之深慈。
永言归宁。良用欣感。
其回鹘既已破灭。义在剪除
宜令诸道兵马使并同进讨。河东立功将士以下。
优厚赏给。续次条疏处分。
应在京外宅及东都修功德回鹘。并勒冠带。
各配诸道收管。其回鹘及摩尼等庄宅钱物等。
并委功德使御史台京兆府各差精强干事官点检收录。不得容诸色职掌人及坊市富人辄有影占。
如有犯者。并当极法。
钱物纳官。摩尼等僧委中书门下即时条疏闻奏。
于戏。昔汉宣帝匈奴乖乱。
推亡固存。呼韩单于国归命。
入朝保塞。汉后所以有拥护之恩。
郅支单于背叛礼义。伤毁威重。
汉史所以明可诛之罪。二虏祸福。
皆自取焉。四夷百蛮。
宜以为鉴。布告中外。
深体朕怀。主者施行。
与纥扢斯可汗书843年2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皇帝敬问纥扢斯可汗。
时属载阳。
想彼休泰
朕抚临万宇。
子育偫生。
思致洽和。
用臻至理。
将军踏布合祖等至。
鉴表具知。
可汗生戴斗之乡。
寒露之野。
智谋精果。
材志沉雄。
威动龙荒。
声驰象魏。
眷言丕绩。
深用注怀。
太宗文皇帝圣德高于百王。
英材轶于千古。
内定诸夏。
外服百蛮。
贞观四年
西北蕃君长诣阙顿颡。
请上尊号为天可汗
是后降玺书西北蕃君长。
皆称皇帝为天可汗。
临统四夷。
实自兹始。
贞观六年
太宗使臣王义宏至可汗本国。
将命镇抚
贞观二十一年
可汗本国君长身自入朝。
太宗左屯卫将军坚昆都督
至天宝末年
朝贡不绝。
则可汗祖先。
已受我国家恩德。
计可汗国中遗老。
必自流传。
朕缵奉丕图。
思申旧好。
比闻天宝以后。
为回鹘所隔。
久阻诚。
回鹘自谓天骄。
修仁义。
肆行残忍。
凌虐诸蕃。
知可汗代为仇雠。
果能报复。
灭其国邑。
皆已立君。
驱彼酋渠。
尽逾沙漠。
茂功壮节。
近代无俦。
回鹘当中国伐叛之时。
尝展勋力。
列圣嘉其大顺。
累降姻亲。
今失国亡逃。
寄于塞上。
只合早归穷。
受朕抚循。
而乃转自鸱张。
益怀狼顾。
阴山之外。
诱惑小蕃。
乘我无虞。
即来侵掠。
恣为边患。
今已四年。
朕大徵甲兵。
久欲除剪。
比令幽州太原道节度使皆充招抚
以示绥怀。
望其悛心。
犹务含育。
而凌蔑公主
频拟伤残。
驰突边城。
敢谋盗窃。
太原节度使刘沔不胜其忿。
潜出偏师
乘其诪张。
使袭牙帐。
虏众大溃。
穹庐尽焚。
元恶伤残。
脱身潜窜。
已取得太和公主
即至阙庭。
回鹘残兵。
不满千人。
散投山谷。
旬日之内。
必合枭禽。
朕再见公主
良用欣慰。
可汗既为雠怨
须尽歼夷。
倘留馀烬。
必生后患。
想远闻庆快。
当惬素心。
闻可汗受氏之源。
与我同族。
北平太守材气。
天下无双
结发事边。
控弦贯石
自后子孙。
多习武略。
代为将门。
至嫡孙都尉
提精卒五千。
深入大漠。
单于举国来敌。
莫敢抗威。
身虽陷没。
名震蛮貊。
我国家承北平太守之后。
可汗又是都尉苗裔。
以此合族。
尊卑可知。
昨闻太和公主为可汗兵众所得。
可汗以同姓之国。
使遣归还。
有以见可汗秉礼义之心。
重亲邻之好。
朕深用感叹。
至于涕零。
公主寻为回鹘劫夺。
久不归国。
可汗所遣使臣
皆被诛戮。
朕言念伤痛。
至今不忘。
昨见可汗表求访公主
使公主上天入地。
必须觅得。
今边将愤惋。
已立奇功。
回鹘罪人。
计日可致。
即当显戮。
以谢可汗。
况回鹘夷灭。
种族必尽。
与可汗便为邻国。
各保旧疆。
继好息人。
事同一体。
从此边陲罢警。
弓矢载櫜。
必当诸部服从。
皆怀健羡。
知我两国。
永为宗盟。
想可汗明智。
自有良算。
故令太仆卿御史中丞赵蕃持节充使。
以答深诚。
质于神明。
用存大信。
朕言不贰。
可不欤。
又自古外蕃。
皆须因中国册命。
然后可弹压一方。
今欲册命可汗。
特加美号。
缘未知可汗之意。
且遣谕怀。
赵蕃回日。
别命使展礼。
以申和好。
彼间将相
并存问之。
遣书指不多及。
与黠戛王书843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皇帝敬问黠戛王。
时及阳和。
想比佳适。
注吾合素等至。
省表并进马事。
具悉。
国王阴山雄劲。
朔野英雄。
包智略以周身。
推诚明而有众。
声高夷落。
威重藩疆。
专遣使臣
远献名马。
向化之诚既展。
输忠之效颇明。
临轩省章。
辍食嘉叹。
眷言忠荩。
宁忘寝兴。
顷于贞观中
彼国常奉朝贡。
亦授官爵。
宠赐而还。
尔后但讶音耗久乖。
不知中为回鹘所隔。
及览来表。
方嘉壮图。
蓄锐多年。
乘机大举。
快雪冤愤。
豁开心怀。
回鹘之营垒既平。
国家之山河不间。
既为邻境。
遂阅贡章。
又知破回鹘之时。
取得太和公主
特遣专使。
送归阙庭。
虽闻行至中途。
却为回鹘所夺。
在国王遵以礼义。
推之和宁
远同族之讥嫌。
厚亲邻之恩信。
贤明如此。
愧慰难名。
回鹘顷以失国为词。
塞相托。
朕以勋亲是念。
拯恤屡加。
曾不知恩。
渐开稔恶。
贱弃公主
侵暴平人。
日寻干戈。
时窃牛马。
朕为全旧好。
不下明诛。
岁月滋深。
边防将倦。
各用长策。
继彰殊勋。
焚帐幕而公主归还。
透网罗而元恶逃遁。
顾其馀类。
何所寄生。
国王远闻。
想同深慰。
然犹恐奔窜。
尚有凶奸。
又虑侵彼封疆。
将复雠怨。
国王亦须严为备拟。
善设机谋。
同务讨除。
尽其根本。
无贻后患。
勉继前修。
亲仁善邻。
惟彼与此。
勿谓遐远。
常存寤思。
因注吾合素回。
且先诏示。
其他礼命。
续专遣使宣慰。
想宜知悉。
刘沔与回鹘宰相颉于伽思书842年8月20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会昌三年八月二十日
大唐河东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刘沔致书于九姓回鹘颉于相公阁下。
曩者回鹘因延陀之乱。
归心中国。
太宗亲幸灵武
纳彼降人。
瀚海都督
列于内地。
爰初封植。
自我深恩。
回鹘立国立家。
莫非唐德。
皇帝自闻回鹘乖乱。
继以灾荒。
为纥扢斯所攻。
国已残灭。
可汗率伤痍之众。
席捲而来。
朝廷遣告谕之使。
毂击于外。
诚宜恭听诏命。
渐归漠南。
国家得以施拯救之恩。
成招携之礼。
呼韩单于亦以离乱。
归附汉廷。
定计之初。
则遣子入侍。
款塞之后。
又来朝京师
既得为臣之义。
实展外藩之敬。
然后汉家拥护出塞。
救恤加恩。
况回鹘累代称藩。
久修臣礼。
只合先请朝谒。
自陈艰危。
太和公主是帝室爱女。
太皇太后夙所钟念。
可汗亦宜遂其情礼。
便遣入朝。
虽皇帝不许。
当勤固请。
为可怜之意。
陈自托之诚。
岂不感明主之心。
塞华夷之望。
则我之救恤。
无所愧怀。
而乃睥睨边城。
桀骜自若。
邀求过望。
如在本蕃。
遐迩之人。
无不惊叹。
今又深入边境。
残虐生人。
以退浑为名。
侵暴未已。
黎庶伏窜。
莫敢定居。
秋稼盈畴。
不遑收刈。
夫欲求大国之援。
继姻好之情。
当务交欢。
岂宜如是。
来书又云。
蕃人易动难安。
加忿怒后。
不可制得。
只如回鹘为纥扢斯所困。
岂可一日暂忘。
举国将相遗骸。
弃于草莽。
累代可汗坟墓。
隔在天涯。
固宜泣血枕戈。
尝胆思报。
大雪冤耻。
告谢幽魂。
回鹘忿怒之心。
合施于彼。
而欲灭弃仁义。
逞志中华。
天地神祇。
岂容此事。
诗云。
刚亦不吐。
柔亦不茹。
回鹘以纥扢斯之强。
不敢报复。
可谓吐刚矣。
轻退浑之弱。
惟务伤杀。
可谓茹柔矣。
又诗云。
君子如怒。
乱庶遄沮。
君子怒以止乱。
不闻生乱。
相公深思此义。
勿更轻言。
今弊邑恃回鹘之信。
不惮回鹘之怒。
若外与中国结怨。
内为纥扢斯所排。
迁集鸟徙。
流离蓬转。
揣度。
终难取济。
前代郅支单于
不事大汉。
寄命坚昆
寻又远托康居
自成夷灭。
往事之戒。
得不在怀。
呼韩之败也。
其臣伊秩訾劝呼韩称臣事汉。
从汉求节。
呼韩纳用其策。
保安全。
又戎子驹支将预晋盟。
执政以有二心数于朝。
驹支乃自称不侵不叛
何恶能为。
执政嘉之。
遽命即事。
相公以伟才宏略。
匡弼可汗。
既无秩訾之明。
谨于事大。
又无驹支之辨。
自达其诚。
而欲绝累代之欢。
兴二国之祸。
称虽释憾。
何以戴天。
又古人云。
失之东隅。
收之
倘自改悔。
实未为晚。
恐未尝思此。
聊布所怀。
信之与否。
幸垂见示。
不具。
白。
封定安大长公主 唐 · 武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六
门下。我国家制驭戎夷。
推崇恩义。示之以大信。
重之以和亲。所以燀声教于殊邻。
割骨肉之深爱。累圣宏略。
载于国章。太和公主擢秀天潢。
联华宸极。智惟周物。
识可洞微。乃者回鹘输诚。
愿求相好。穆宗皇帝义难违拒。
且务怀柔。以凤楼和淑之姿。
降龙庭桀骜之俗。一辞朝阙。
二纪于兹。常兴去国之悲。
巳绝还乡之望。今可汗自窃名号。
来依塞垣。朕以渥泽久濡。
飘零可悯。赍以粟帛。
喻之旋归。曾无感激之心。
益肆贪婪之性。遂得忠义同力。
将帅协谋。未扬金鼓之音。
巳溃犬羊之众。遽收贵主。
出彼穹庐。上以慰太后之深慈。
下以摅兆人之积愤。将修庆觐。
坐雪幽冤。名节自彰。
叹尚何极。笳箫凄怨。
休传朔漠之声。环佩铿锵。
再齿平阳之列。是用易其旧邑。
锡以嘉名。增沁园汤沐之封。
释边地风沙之思。举兹典礼。
用表忠勤。祗服宠荣。
永光册。可封定安大长公主
遣使慰安太和公主 唐 · 武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六
缘回纥国中离乱颇甚。太和公主恐未安宁。
须遣文臣专往访问。宜差通使舍人苗绾充使。